欢迎访问仙桃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 编研成果

蓬勃兴起的沔阳妇女运动和青年运动

时间:2012年04月10日 来源: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唤醒了工农大众,也唤醒了几千年来备受压迫的沔阳妇女,她们迅速行动起来,摆脱封建羁绊,成立自己的组织,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向封建礼教宣战。

  妇女工作是中共沔阳县部委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沔阳县党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国民党沔阳县党部在1926年10月成立时,就内设妇女部,共产党员叶翠梧任部长。妇女部在东、南、西、北四乡建立了妇女协会,有会员1000人。在12月组建的中共沔阳县部委中,也专设了妇女部,仍由叶翠梧任部长。同月6日,沔阳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沔城下关药王庙召开。会上,正式成立沔阳县妇女协会。协会设主任1名、委员若干名,陈贤珍当选为主任。大会发表了宣言,并刊载在1927年1月11日的《汉口民国日报》上。宣言指出:妇女不仅受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压迫,还受男子的直接压迫。几千年来,不仅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还被迫“穿耳朵、裹小脚”等。宣言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完全是罪不容诛的旧礼教、旧道德陷害”造成的。面对封建势力制造的种种谣言,县妇女协会在宣言中表示,“我们现在认清了自己的责任,坚决了自己的意志”,“以后如有捣乱分子妄造谣言,本会自有相当对待。其余受压迫和痛苦以及同情于本会的妇女群众们,我们以十二分的热忱,欢迎你们加入本会,与我们在一条战线上为本身利益来共同奋斗”,最后呼吁“沔阳妇女觉悟起来!赶快加入妇女协会!为谋本身利益而奋斗!”宣言象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腐朽封建势力的心脏。

  会后,县妇女协会大胆工作,但由于沔阳农村妇女深受“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束缚,工作进展缓慢。为打开工作局面,1927年元月,沔阳县长邓鼎臣“因公晋省,特在省妇女协会请毛文凤、范厚纯诸女士回县,作妇女运动”[1]。毛文凤一行在经过新堤、杨家嘴、峰口、施家港等地时,挨户演讲,宣传妇女解放,反对妇女穿耳缠足,“颇受地方人欢迎”。抵达县城后,即在县党部召开各团体联席会议,讨论制定了妇女工作方案,决定:进行表演式的化装演讲;由县政府贴出告示,向违令缠足者收取缠足税[2]。会后,毛文凤等人到各地演讲并教唱《妇女歌》,歌词是:“穿耳又缠足,一身不周全。可恨旧礼教,犹是铁锁链。讲三从和四德,身陷地狱间……”[3]在毛文凤等人的指导下,沔阳妇女运动“蓬勃而兴,加入妇女协会之妇女,突增百五十余人”[4]。区乡妇女协会相继建立。2月,仙桃、彭场、下查、沙湖妇女四个区级协会成立,其中,仙桃妇女协会属省妇女协会和沔阳县妇女协会双重领导,下辖乡妇协10余个,负责人为杜彦桐;彭场区妇女协会下辖何场、赵家、解家口、窑湾、汪洲等乡妇女协会20余个,负责人为彭会芬;下查区妇女协会辖乡妇女协会20余个,负责人为刘碧玉;沙湖区妇女协会下辖乡妇女协会10余个,负责人为肖四姑[5]。在县、区妇女协会的积极引导下,妇女放足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下查区妇女刘碧玉、刘芳两姊妹生性活泼,活动积极,不顾家人反对带头放足,并在区农民协会召开的群众大会上演讲。刘碧玉边讲边翘起自己的脚说:“你们看,我这双脚放了以后,又大又好走路,有什么不好!?那些老封建硬要妇女缠足,害得妇女连走路都困难,这叫什么男女平等呀!”她的演讲博得了妇女们的热烈掌声。可是她族里的一个地主婆却大发脾气:“这女子简直是反了天,你们给我把她拉下台来!”旁边的人说:“农会召开的大会,那是惹不得的。”这个地主婆才不敢吱声了。各地妇女接受宣传后,摒弃了有碍身心的缠足习惯,迈出了反封建的重要一步。

  为了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培养妇女的工作技能和自立能力,毛文凤等与县长和教育局长协商,在2月初开办一所成年妇女补习学校[6],培训了一批妇女干部。

  深入到沔阳城乡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妇女谋求解放、获得新生的重要尝试。

  在妇女运动开展的同时,沔阳青年学生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27年4月27日,沔阳县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宣告沔阳县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大会发表了成立宣言,主要口号是:“拥护国民政府的第二次北伐!”“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反对奴隶式教育!”“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儿童团是在县总工会、县农协会等群众组织成立之后建立的。儿童团有三种形式和称呼:在城镇由学徒组成的称为劳工童子团;在农村由青少年组成的称农村童子团;在学校由学生组成的称学生童子团。团员的年龄均在15岁以下。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工会、农会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开展宣传,帮助做好清匪查盗、禁烟禁赌、监视敌人等工作。一次,坡段场的儿童团员放哨时,发现两人形迹可疑,上前盘问,这两人吱吱唔唔,张口结舌,突然拔腿就跑。儿童团员们边追边喊:“捉坏人呀!”村民闻声而动,将那两人捉住。经农会干部审问,原来是两个盗牛贼。在盗贼交出在潜江总口盗获的两头大水牛后,农会立即派人将牛送还失主,当地群众感激万分,买了一套洋鼓洋号赠送坡段场儿童团。新堤的劳工童子团有300多人,学生童子团有200多人,农村童子团有四五百人。他们经常出操,学习文化,不仅为工会、农会站岗放哨,还组织宣传队到街道、村头演讲,成为工会、农会的得力助手。

  

  (《中国共产党仙桃(沔阳)历史》第一卷(1919—1949),中共仙桃市委党史办公室著,2009年12月出版。)

主办单位:仙桃市档案馆、仙桃市史志研究中心

邮编:433000

电话:0728-3235292(办公室) 0728-3271585(查档咨询)

技术支持:中国仙桃网